- 近三分之二的 Z 世代美國人已經開始或打算開始自己的事業。Z 世代中近一半(約 48%)有許多副業,而小企業主的這一比例為 34%。 自大流行以來,新業務的形成蓬勃發展,但這既是必要的故事,也是機遇的故事。
幾十年來,微軟一直與辦公室工作的傳統定義聯繫在一起,即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但現在這家企業巨頭髮現 Z 世代企業家顛覆了關於工作場所忙碌和傳統朝九晚五的想法。 許多最近的 Z 世代大學畢業生正在改變職業範式,追求創業,而不是進入企業界。
微軟商店零售副總裁特拉維斯沃爾特說:“在大流行期間,我們看到了很多重新想像和很多數字化轉型,我認為這確實推動了我們所看到的創業熱潮。” 根據 WP Engine 和世代動力學中心的數據,近三分之二 (62%) 的 Z 世代表示他們已經開始或打算開始自己的業務。 與此同時,根據政府數據,僅在 2021 年,就有 540 萬美國人提交了創業申請。
多年來,“忙碌文化”的傳統觀念已經演變,雖然 Z 世代的努力看起來與千禧一代略有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做的工作更少。 取而代之的是,這些企業家身兼數職,工作時間靈活,工作假期多,並且更多地考慮個人時間。 根據微軟對 1,000 名員工少於 25 人的小企業主進行的調查,近一半的 Z 世代(約 48%)有許多副業,而小企業主的這一比例為 34%。 其中許多業務與社交媒體營銷的興起重疊。 根據微軟的數據,使用 TikTok 開展業務的企業家(48%)幾乎是不使用 TikTok 的企業家(27%)的兩倍。
“我認為讓人們以他們需要的方式工作很重要,因為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做到最好,就像我們在企業家和 Z 世代看到的那樣,”沃爾特說。
微軟的數據顯示,91% 的 Z 世代企業家的工作時間非常規; 81% 的人表示他們在假期工作,而總體而言,這一比例為 62%。
“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尤因·馬里昂·考夫曼基金會 (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 的創業副總裁菲利普·加斯金 (Philip Gaskin) 表示,這是一個被問得更頻繁的問題。 “這就是 Z 世代能量的一部分,”他說。
加斯金說,Z 世代的畢業生在“重新發現”的大流行期間進入勞動力市場,這是許多美國人對個人和職業目標的重新評估。 有些人可能對自己的公司工作感到厭煩,或者在生活的某個階段感到乏味,他們有時間停下來重新評估。 許多人在大流行期間看到了機會,往往帶著新的技術理念去爭取它。 新業務形成的繁榮並非一帆風順。 根據考夫曼的分析,在某些情況下,這是一種必然,失業的人需要新的收入形式。
考夫曼基金會的數據顯示,這種轉變與幾年來一直在增長的新企業家的比率有關,2020 年的峰值最高。 它對勞動力市場有重大影響。 “過去五年創造的大多數工作崗位都是由成立不到五年的公司提供的,”加斯金說。
Z世代也更傾向於創業道路,而不是在大學畢業後就參與美國企業,因為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快速退休的方式。 微軟的調查顯示,大約 61% 的 Z 世代小企業主認為他們能夠比獲得公司工作更快地退休,而持有這種觀點的所有小企業主中這一比例為 40%。 在更廣泛的小企業社區中,通過投資工具積累退休儲蓄歷來是一項挑戰,他們的大部分收入直接再投資於企業,這為企業家的財務安全提供了擔憂。
Z 世代企業家 Ritwik Pavan 已經創辦了幾家企業。
“我從高中就開始了創業之旅,我一直想建立一些東西,因為我總是有解決問題的心態,”帕万說。
自大學以來,他在包括應用程序開發在內的各種技術領域工作後,他想到的大創意是城市交通。
他與聯合創始人 Matthew Schaefer 和 Christian Burke 於 2018 年推出了 Vade,通過為市民提供實時停車數據來幫助減少交通擁堵和碳排放。
“我正在幫助所有這些人解決問題並建立他們的想法,但我很想找到我熱衷於解決的事情,對我來說,這個問題就是停車,”帕万說。 “作為一名企業家,最好的一點是我們非常有使命感,並相信我們要做的就是讓生活變得更好,並幫助城市成為更宜居的地方,”他說。
根據微軟的調查,在所有優先考慮社會公益的小企業主中,約有 88% 的人表示,這有助於他們的業務增長,其中包括 82% 的 Z 世代受訪者。
Pavan 是工作喧囂如何改變的一個例子。 作為一名小企業主,他最喜歡的部分是工作帶來的靈活性,但這並不意味著工作時間比傑米戴蒙或埃隆馬斯克這樣的公司老闆要求的要少。
“事實是,作為創始人,在最初的三年裡,我和我的同事每天工作 18 小時,甚至每天工作 20 小時,有時甚至是現在,”帕万說。
但他說,能夠為自己的公司做出決定,讓長時間的工作變得值得,即使這也意味著要對壞事負責。 根據微軟的數據,很多 Z 世代創業者,比如帕万,在大學之前就開始做這個決策,而且很多人並不認為學位對他們的成功至關重要:78% 的 Z 世代創業者說大學教育“不是對他們經營企業來說是非常必要的。